时间:5月22日至24日
地点:协和胡同24号(博盟家)
人员:博盟老师、自然之友的张赫赫、宁荣菊、倍能小组的工作人员张峻伟、陈慧娟,及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广州、武汉、郑州、厦门和襄樊小组等,共9个小组的成员代表、他们是乔佳斌、马建锐、杨晓静、曾祥斌、姚卫华、郭亮、罗允、马天南、贾瑞明、顾训中、秦亚黎、黄云豹、冯罕霞、王启法、张宇清、王少明等。
自然之友的学习网络建设工作己经开展5、6年了,之前协会也多次派有人员参加(上一次会议就是刘培成参加的)。今天要说的就是,本次会议,自然之友这个会员制组织,希望通过倍能小组的项目,把各地的会员组织起来,通过学习让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融入这个网络学习机构,凝聚网络内涵。会议的目标是通过培训,让会员的团队建设、让能力得到提升。
本次会议从《食物体系》的介绍开始,由德国籍的博盟老师介绍了食品体系的框架,包括食物从源头种植、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食用等环节,介绍了美国、欧洲、德国、日本、大陆和台湾的食物现状。本次会议认为,食物和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人脑在进化中到这么大,可能跟我们每天想吃什么、如何吃等这样的思索有关系。人和植物在共同进步,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人在利用植物,同样植物也在利用人,比如玉米的生长是离不开人的。现在的问题是,在现代化的事物系统里边,生产者和消费者隔绝了,消费者不知道食物来源,所以需要各种食品认证,也可以说的是有机食品,但实际上不能保证的。在农村有很多好的东西,由于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缺少连接环节,没有给人们带来好的利用,而农民合作社就是很好的解决方式。在美国就有很多种植是不去认证的,因美国有机农业大规模的发展,给人带来了怀疑的态度。
会议认为,农民应该生活更好,消费者可以更健康;有上海、南京、杭州、郑州、广州和深圳等6个小组分别介绍了当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经验。其间也请了台湾主妇联盟的理事会主席陈秀枝为我们分享了台湾现阶段的有效作法。晚饭后,在博盟老师家的小院里看了一场电影,名叫食品帝国。讲的就是在美国的跨国食品集团,先是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农场主,为各自相关的公司生产粮食、肉类等,再机械化生产大批量的食品。运发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供人们食用。其中通过小鸡、牛肉的生产过程,让我们对现代速食产品的生产,产生了新的认识。还通过另一个案例,讲的就是一个小孩在吃了他们生产的汉堡堡食品,19天后就死于一种大肠杆菌的疾病。电影就是通过这些个案例,告诉人们,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食品,不是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也告诉我们,适合人类的应该是多样化的传统农业产品。
会议讲到,现代的速食产品,己经影响了人们饮食的价值观、传统及习俗。也影响到人们的公众健康,让公众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在美国,约有1/5(6千万)成年人属于肥胖者,超过2/5(1.27亿)美国人属于超重;美国社会排名前十的杀手中,有4种疾病与不健康饮食有关: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癌症等;
会议呼吁:推动可持续农业;复合种植替代单一作物种植、推动阳光农业、推广天然肥料(如堆肥)、农药与化肥减量使用、推行有机农业和其他可持续农业;推动多样化的食物市场和供应链的发展、推动食物经济本地化(食物公司、集市、自由市场);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直接的供应链;成立食品合作社、改变消费习惯、选择食物链更低端的食物,关注本地的季节性有机食物生产;吃更少加工的食物;少吃肉,多吃菜;少吃谷物多吃叶;保护和重建本地食物文化、倡导政策改变、为跨国企业对环境与人权的影响程度设置最低的法律标准、对消费者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透明,清晰标注食物成分,营养,提升“食物”的界定)、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团结起来!抵制超级市场和快餐行业,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等。
本次会议要说的就是:我们人类要选择健康的生产方式和食品;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更加平等;推广健康的消费习惯;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改善消费者的健康、减缓全球变暖、推动全球正义和平的发展等。
会议在第三天,安排会员到位于五环外的小毛驴农场参观。这个农场是中国人民大学和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开办的,由几位有机农业专业的研究生,在这里组织生产和推动消费合作社的发展。在这里,也让我见到了没有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的农产品和中国式农庄。
回来好多天了,由于一直没有收到本次会议的文字版本,所以,也没有能有完整的篇幅出现,也没有给协会只言片字。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完全收到会议的完整的资料,就只好根据自己收集的,进行了简单整理。
黄云豹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办公电话:0710-3455166
会长邮箱:312336934@qq.com